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fā)展之路的強大動力和生動實踐,踐行“金融報國、服務人民”的使命擔當,落實由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委提出的“金融消保工作聚焦‘一老一少’”這一重點指示,在中國金融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指導和支持下,4月26日,北京市見地社會組織能力建設促進中心(簡稱“北京見地”)攜手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簡稱“中央財大”)、匯豐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專家?guī)熧Y,重點推進“金育工程”青少年金融素養(yǎng)教育項目(簡稱“金育工程”)走進北京市人大附中石景山學校,為初二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了既有趣又實用的特色金融課程,有效提升青少年的金融素養(yǎng),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助力加油。
在校方領導和初二年級組長以及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人大附中石景山學校積極參與到“金育工程”項目當中,探索金融素養(yǎng)啟蒙教育對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共同促進青少年金融素養(yǎng)教育多元化發(fā)展,依托中央財大和金融機構專業(yè)師資優(yōu)勢,開展知識與趣味性并存的金融素養(yǎng)系列課程。
本次活動精心組織安排,來自匯豐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志愿者講師向同學們講述了第一堂金融知識課:“探秘金錢的前世今生”。從公元前一千年前商朝開始的貝類物品,隨著社會的冶煉技術的提高,到公元后1000年的銅錢、銀元等,然后到造紙術的發(fā)明,有了北宋初年出現的“交子”,隨著印刷術的提高,紙幣的發(fā)展得到大規(guī)模的應用與傳播,到現在科技的進步與互聯網的發(fā)展,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開始嶄露頭角。在志愿者老師的提前準備下,同學們坐在教室里親手拿著并看到了印刷精美的美元、歐元、澳元、日元、韓元、港幣等世界各個國家的紙幣。隨著志愿者老師的頻頻提問,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志愿者老師帶領著同學們不僅學習了金融的發(fā)展變遷,還完美地結合了他們正在學習的歷史的課程,讓同學們了解到學習的任何一門課程都不是孤立的、枯燥的,都是有關聯的、有生命力的和有趣的。
短短的45分鐘一節(jié)課很快在同學們認真地聽講過程中結束了,當下課的音樂聲響起,在同學們流露出的求知若渴和依依不舍的眼神中,志愿者講師結束了同學們第一堂金融課。課堂效果反響熱烈,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學校老師連連稱贊,表示希望通過此項目的深入開展,切實將金融知識融入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培養(yǎng)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財富觀,實現金融素養(yǎng)啟蒙。